昌吉州人民政府:
现将《昌吉高新区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随文呈报,请审阅。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10月12日
昌吉高新区2023年工作总结
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昌吉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区州党委全会精神,按照州党委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1-9月,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2亿元,同比增长3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30.14%;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65.89亿元、8.8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4.6%、7.6%。
(一)践行新理念,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紧紧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认真研究谋划,梳理项目库。突出高新区功能定位,谋划打造2024年项目87个,总投资256.18亿元,计划投资27.85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个,预计完成投资14.56亿元。续建项目33个,总投资59.35亿元,计划投资11.62亿元;新建项目37个,总投资60.68亿元,计划投资16.23亿元;储备项目17个,总投资136.16亿元。二是抓牢项目建设,积极拉动投资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今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24个续建项目全面复工、复工率100%,15个新建项目开工14个、开工率93.3%,20个储备项目开工16个、储转新率80%。三是抓实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动力。坚持补链建链并重、增量存量并重,积极推进“链主”招商,明确了9个产业链条,确定特变电工、蓝山屯河等链主企业及招商重点对象32家,特变电工上游企业江西龙泰、金科电气、远洋线缆已落地投资。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举措,建立“1+4”区域招商工作机制,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9个,到位资金69.89亿元,同比增长23.72%,正在抓紧洽谈项目277个。易事特储能科技(新疆)有限公司10亿元逆变器制造项目已签约落地,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总投资100亿元300万千瓦光氢储燃、光伏电池组件、蓖麻油项目已与州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四是加快主体培育,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申报,目前有效专利数1786件,其中发明专利101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8家,第五届自治区专利奖获奖项目7项。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已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32家、检验检测中心16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技术转移机构1家;已建成孵化场地10.07万平方米。申报自治区级科技项目9项,自治区“两区”企业实验室和科技服务专员16项,自治区“2+5”科技领域人才项目17项,昌吉州“两区”科技项目37项。落实科技援疆工作机制,先后与福州、泉州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引育、协同创新、产业承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服务五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五是紧盯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城建设。制定完善特变电工科技城和蓝山屯河科技城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2个推进工作专班。特变电工科技城目前正在实施智能电缆产业园项目,总投资 2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50亿元;蓝山屯河科技城目前正在实施5个项目,总投资25.46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59.5亿元。六是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编制完成《昌吉高新区燃气供热规划》,制定了《昌吉高新区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方案》,68家需要建设供热设施的企业中,已完成锅炉安装65家。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考核年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天,PM10同比降低23.7%,PM2.5同比降低8.3%。2023-2025年7家企业提标治理任务共14项,其中2023年治理任务11项,2024年治理任务3项。目前2023年治理任务已完成9项,2项正在有序推进。七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发展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办照即营业”等改革措施,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时间由自治区规定的110天缩短到了53天。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研究出台《昌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政策》《昌吉高新区招商引资黄金十条》等系列政策,为企业兑现拨付各类奖补资金1.27亿元。加强金融服务,启动全州首家金融超市,引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昌吉州分行等30家服务机构,高新区与8家金融机构达成了5年期共计750亿元战略合作意向;9家金融机构与10家园区企业达成共计11.41亿元贷款授信协议。
(二)远离高压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认真落实党中央及区州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前移关口,突出重点,着力营造安全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高新区安全生产包保责任+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双重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制定《2023年高新区安全生产全员包保任务分解方案》,党工委、管委会共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5次,安委会工作会议11次,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讲座4场。二是提高监管水平。邀请兰州高新区安全专家来园现场检查,购买第三方服务,通过派驻“专家住企”的方式,落实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共开展监督检查300家次,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261份,排查一般安全生产隐患2744条,整改完成率100%。三是压实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考试2次,完成考试企业117家。四是深刻汲取教训。配合昌吉市认真做好“8.20”道路交通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同时举一反三,投入800万元实施道路交通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完成了道路标线修复、固定式、移动式交通信号灯、标识牌和慢闪灯等设施的安装工作。
(三)聚焦总目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政治任务,毫不放松抓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一是压实工作措施。紧盯重点环节,强化社会面管控,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严格落实重点要素管控,落实值班带班制度,推进反恐维稳常态化法治化。二是用心管理关爱。常态化开展结对工作,组织机关干部与84名群众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各类慰问、联谊活动30次。关心关爱单一民族企业职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5轮次,不断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优化社会治理。扎实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践行“枫桥经验”,认真落实“领导包案”等机制,及时化解信访事项23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四)聚焦“两个维护”,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召开党工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研究制定2023年度“四责协同”一体落实责任清单,党工委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清单措施14项33条,纪工委监督责任清单措施19项38条,认真执行定人定点联系、提示工作及承诺公开制度,提醒、督促班子成员做到“四个亲自”,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制定了《昌吉高新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建立了定期调度、周例会等制度。目前已召开推进会3次,开展读书班集中学习7天,交流研讨3次,中心组专题学习2次,调研30次,确定民生实事5件,集中破题攻坚8个方面14条措施,重点整治2个方面3条措施,边查边改问题2个。三是党建工作开展有序。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研究制定《昌吉高新区党工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等文件,优化党组织设置,推动党支部切实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深入开展“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活动,选派78名机关党员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完成两新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不断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四是持续正风肃纪。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处置问题线索4件,其中了结1件,初核2件,立案1件。运用“第一种形态”5人次(批评教育1人、提醒谈话4人),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大项目少。对项目研究谋划不够,项目储备少,缺少大项目支撑,投资后劲不足,2023年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只有格莱雪年产53万吨天然冰川水生产等7个,2022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维格瑞、索科斯2家。二是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辐射范围小,除特变电工输变电产业链外,蓝山屯河、索科斯等企业下游配套不足,融合层次较浅,要素配套不全,企业产品关联度低。三是高新特色不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在培育,园区经济总量小、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在全国高新区中综合排名靠后。
三、2024年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的安排和建议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实施便民为民服务行动。完成高新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启动高新区小学建设项目;建设4900平方米集吃、住、娱、购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邻里中心,为企业职工做好生活保障;优化48路公交车线路、站点,保障群众便捷出行。二是实施企业融资服务行动。发挥“金融超市”作用,完善信贷产品、开通线上平台、提供政策解读、产品查询、融资受理、金融课堂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超市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企业融资进程,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三是实施高企培育奖励行动。借助“四方合作”机制,对接中科院、深圳市,打造昌吉丝路协同创新研究院,定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挖掘、研发费用归集等相关培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真落实《昌吉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昌吉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管理办法(试行)》。兑现昌吉高新区建设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政策。
四、2024年工作计划
昌吉高新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瞄准靶向,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抓好链条招商。对照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认真分析园区优势与不足,制定落实措施,同时加大与各县市(园区)特别是准东经开区的对接联系,推动协同发展。坚持补链建链并重、增量存量并重,围绕现有链条延链、对照短板补链,输变电产业链上,深挖存量,依托特变电工强链,加快中恒集装箱等项目落地;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链上,补齐短板,依托蓝山屯河延链,加快新疆玖遇君泽塑料托盘等项目落地;铝基硅基新材料产业链上,依托其亚延链补链,引进高纯铝、铝合金、食品铝箔和拉晶、切片等项目;新能源产业链上,依托明阳智慧能源等企业建链,引进光伏电池组件等配套产业。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按照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跟踪项目抓落地、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对33个续建项目加强调度,加快建设进度;对37个新建项目实行包联,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快开工建设;对17个储备项目加强服务协调,加快前期,促成更多项目储转新。在动态推进项目中通过延链补链,持续谋划打造项目,争取形成更多增量项目。重点推进中瀚科技光伏支架扩能增产、其亚铝业铝杆制造等重大产业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持续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抓好三级联动帮扶工作,坚持“一企一策”精准统筹帮扶,落实好优惠政策,发挥好金融超市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最大限度促进企业满产达产。三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落实“四方合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北京、深圳、中科院创新资源的对接,借智积极组建昌吉丝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专家咨询等平台。落实好“两区”建设重点任务,针对重点产业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项目,充分发挥特变电工、蓝山屯河、麦趣尔等3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引领作用,探索形成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
(二)压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认真落实“知险不险、险在不知”的要求,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紧盯8家危化企业管理,将交通路段实行责任包联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压紧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失职渎职等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三)警钟长鸣,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优化完善反恐维稳指挥体制,健全完善反恐维稳法规体系,重点抓好社会面巡控、重点要素管控、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全面做好企业单一民族帮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小事不出片区、大事不出园区、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坚持在事前预防、管控化解上下功夫,及时消除各类苗头性、倾向性矛盾隐患。
(四)党建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确保党中央和区、州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在高新区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一是深化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要求,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各项制度规定办事。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抓好片区党总支和企业党组织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四是持续转变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落实基层减负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精文简会,严控督检考频次。五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严落实“两个责任”,坚持一手抓反分裂斗争、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贪必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上一篇: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
下一篇: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